Puanton

便利且永續的廚餘回收系統
專案概述
問題

在台灣,廚餘佔垃圾總量的 40%,但由於缺乏統一的回收系統以及地區政策不一致,回收率不到 10%。運輸容器不足也導致廚餘與一般垃圾一起丟棄,這突顯出建立一個更全面的回收系統的迫切需求。

目標

設計一個廚餘回收系統,讓廚餘回收變得方便,提高回收率,並利用廚餘發電,實現資源的永續利用。

🏫

這是一個長達 9 個月的專案,作為畢業設計的執行。

團隊

郭紫嫻
劉奕廷

我的角色

產品設計

時程

9 個月

outcome

最終設計概述

01. 容器: Puanton

由發酵食物殘渣衍生的防水材料製成的處理容器。這些容器和處理過的食物殘渣都可以回收並用於發電,實現資源的永續利用。

02. 廚餘處理機

專為將廢棄物轉化為電力而設計,操作簡單,只需按下按鈕即可啟動整個處理過程,讓用戶輕鬆參與廚餘回收。

03. 回收站

這些回收站將設置在回收卡車沿線和易於到達的地點。當收集站達到容量時,我們的工作人員會收集用過的容器,並將新的容器送至發電廠。系統全天候運作,確保流程不中斷,為家庭提供最大的便利性。

[ 在台灣,廚餘是如何處理的?現今的狀況為何?]
研究

低回收率導致外部成本。

在台灣,由於缺乏完善的下水道系統,無法像美國一樣使用垃圾處理機將廚餘研磨後沖入下水道處理。以下是台灣不同類型住宅的廚餘處理流程。由於缺乏完整的廚餘回收系統,人們和垃圾收集者通常將廚餘與一般垃圾一起處理,然後焚化。這種做法不僅危害環境,還對焚化爐和生態系統造成外部成本

User journey map

台灣的廚餘情況。

01.
台灣的廚餘回收率逐年下降,顯示現有回收系統的不足與改進的迫切性。
02.
產生的廢棄物中有 40% 是廚餘,這突顯出廚餘回收的重要性與潛在的環境影響。
[ 為什麼廚餘回收率低?]
01. 回收箱不足

垃圾車上的廚餘收集箱容量不足,無法容納所有產生的廚餘,導致部分廚餘直接被丟進一般垃圾中,影響回收效率。

02. 為方便起見For convenience

有些人為了方便,可能不會將廚餘分類,而是直接丟進一般垃圾,這進一步降低了廚餘回收率。

[ 為什麼住戶無法妥善回收廚餘?]
使用者研究

不方便且不愉快的丟棄過程。

我們研究了解住戶的丟棄經驗,並透過問卷調查收集到大約140人驗證研究結果。

01. 需要準時
住戶必須準時趕上垃圾車以處理廚餘。如果錯過了垃圾車,他們必須等待下一次收集。然而,若沒有適當的儲存方式,廚餘很快就會產生難聞的氣味,影響生活品質。
02. 臭味Foul smell
廚餘的臭味和不美觀容易讓人感到反感,甚至產生厭惡或排斥的情緒,進一步降低用戶參與廚餘回收的意願。
03. 對環境不友善
約有 84% 的人使用塑膠袋來處理廚餘,因為他們認為清洗可重複使用的桶子不美觀且麻煩。這種做法不僅不環保,還加劇了塑膠污染問題。
廚餘的分類方式
裝廚餘的容器
處理廚餘的地點
使用者希望用來儲存廚餘的容器

定義了目標使用者。

沒有集中垃圾收集服務的住戶,他們經常難以準時趕上垃圾車,導致廚餘處理不便。

[ 那麼,我們該如何將廚餘的價值最大化呢?]

我們發現,1 噸廚餘可產生 100 度電。

透過研究與專家諮詢,我們了解到廚餘可以用來發電。台灣每天產生約 6,100 噸 的廚餘,如此大量的廚餘為永續能源生產提供了巨大的機會。

設計目標

創造一個廚餘回收系統,讓個人能有效管理家中的廚餘,同時消除難聞的氣味,提升用戶的生活品質與環境永續性。

設計

構想

我們進行了市場調查,發現大多數廚房用具都是方形的。因此,我們希望設計一個適合廚房使用的產品,最終構想出一個由長方形和圓形組成的簡潔形狀,既實用又美觀。

容器
處理機

最終設計

容器: Puanton

Puanton 是我們簡化家庭廚餘回收的重要一環。這種可回收的容器在棄置前無需清洗,其防水材質來自發酵食物殘渣,可直接回收發電。這使得它既有機又環保。
Puanton is an essential part of our mission to simplify food waste recycling for families. This recyclable container requires no washing before disposal and is made from waterproof material derived from fermented food residue, which can be directly recycled to generate electricity. This makes it both organic and eco-friendly.

我們利用 3D 列印、ABS 塑膠和紙材來製作一些模型。

廚餘處理機

與現有產品將廚餘轉化為肥料不同,我們的機器將處理後的廚餘轉化為可回收的容器:Puanton,用戶只需自行加蓋即可。配合簡潔的介面設計,為用戶帶來乾淨整齊的使用體驗,同時為發電做好準備。

01. 吃完食物。

02. 將廚餘放入處理機中。

03. 將 Puanton 容器插入機器中,其可自動填充處理過的廚餘。

04. 按下啟動按鈕,等待機器將廚餘切碎、烘乾、填裝。

回收站

我們的回收站策略性地設置在回收卡車沿線、便利商店以及其他容易到達的地點。與自動販賣機類似,當收集站達到飽和時,我們的工作人員會收集用過的 Puanton 容器,並將新的容器送至發電廠。這確保系統能全天候持續運作,為家庭提供最大的便利性。

為了進一步提升使用者體驗,我們的系統配備了方便使用的應用程式,可根據廚餘的重量計算電費折扣,激勵用戶積極參與回收。此外,應用程式還包含一個顯示附近收集站的小地圖,讓用戶能輕鬆找到最方便的廚餘丟棄點。

CMF

我們為處理器設計了一系列常見的顏色,以迎合各種廚房風格和個人喜好。這讓用戶可以選擇最能搭配廚房美學的顏色,確保處理器能與廚房設備完美融合。多種顏色選擇讓用戶能根據自己的風格挑選,進一步提升廚房的整體外觀與美感。

樂活白色

保守紳士藍

經典黑

Logo 設計 (by me :)
展覽
反思

改善的方向

仍需評估並優化機械結構與使用者流程。

在整個專案中,我發現了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例如,我們需要進一步改進機械結構,以確保產品能有效運作。此外,我們還需解決用戶將廚餘帶到回收站時可能遇到的問題,以提升整體使用者體驗。

我學習到的

創意與永續性!

這是我第一次參與如此龐大的專案,回顧整個過程,我發現這大大擴展了我對永續設計的知識。儘管面臨許多挑戰,我從這個專案中獲得了寶貴的見解,包括訪問專家的機會,以及對如何將廚餘轉化為電力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這也鼓勵我以創新的思維,為日常問題尋找創新的解決方案,為環境的永續發展做出貢獻。